2023年11月,中國學者在《CNS Neurosci Ther》(中科院醫(yī)學2區(qū),IF=5.0)發(fā)表標題為:“Aberrant brain structural–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oupling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different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burdens”的研究論文。
目標:新出現(xiàn)的證據(jù)表明,腦小血管疾病 (CSVD) 病理學會改變大腦結構連接 (SC) 和功能連接 (FC) 網(wǎng)絡。盡管網(wǎng)絡水平的 SC 和 FC 在健康人群中密切耦合,但 SC-FC 耦合如何與具有不同 CSVD 負擔的患者的神經(jīng)認知結果相關,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。
研究設計、設置和參與者:使用多模態(tài) MRI,我們重建了 54 名患有嚴重 CSVD 負荷 (CSVD-s) 的患者、106 名患有輕度 CSVD 負荷 (CSVD-m) 的患者和 79 名健康對照者的全腦 SC 和 FC 網(wǎng)絡。然后,我們研究了 CSVD 中異常的 SC-FC 耦合和功能網(wǎng)絡拓撲結構及其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。
結果:與對照組相比,CSVD-m 患者在任何 SC-FC 耦合中均無顯著變化,但 CSVD-s 患者表現(xiàn)出全腦(p = 0.014)、聽覺/運動(p = 0.033)和邊緣模塊化(p = 0.011)SC-FC 耦合顯著減少。對于功能網(wǎng)絡拓撲,盡管整體效率沒有變化,但 CSVD-s 患者表現(xiàn)出雙側杏仁核 (p = 0.024 和 0.035) 和 heschl 回 (p = 0.001 和 0.005) 的淋巴結效率顯著降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對于 CSVD-s 患者,全腦 SC-FC 耦合與 MoCA(r = 0.327,p = 0.020)和 SDMT(r = 0.373,p = 0.008)評分呈顯著正相關,邊緣/皮質下模塊化 SC-FC 耦合與 SCWT 評分呈負相關(r = -0.316,p = 0.025),全局/局部效率(r = 0.367,p = 0.009 和 r = 0.353,p = 0.012)與 AVLT 評分呈正相關。對于 CSVD-m 組,全腦和聽覺/運動模塊化 SC-FC 耦合與 SCWT(r = 0.217,p = 0.028 和 r = 0.219,p = 0.027)和 TMT(r = 0.324,p = 0.001 和 r = 0.245,p = 0.013)評分呈顯著正相關,全局/局部效率與 AVLT(r = 0.230,p = 0.020 和 r = 0.248,p = 0.012)和 SDMT(r = 0.263, p = 0.008 和 r = 0.263,p = 0.007)得分。

受試者的人口統(tǒng)計學和臨床特征
每個群體的人口統(tǒng)計學和認知特征。頭部運動、年齡、教育程度和認知參數(shù)均遵循正態(tài)分布,但教育水平遵循近似正態(tài)分布。CSVD-s 組 MoCA、AVLT 和 SDMT 評分顯著低于 CSVD-m 組和對照組,SCWT 和 TMT 評分顯著高于 CSVD-m 組,但 CSVD-s 組和 CSVD-m 組的 MoCA 評分差異無統(tǒng)計學意義。此外,與對照組相比,CSVD-m 組的 SDMT 評分明顯降低。兩組頭部運動、年齡、性別、文化程度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吸煙參數(shù)差異無統(tǒng)計學意義,高血壓病史差異有統(tǒng)計學意義。
CSVD 中中斷的 SC-FC 耦合和功能全局效率
全腦和各功能模塊內的 SC-FC 耦合在組間表現(xiàn)出不同的模式。簡而言之,與對照組相比,在 FC 的廣泛稀疏閾值范圍內,CSVD-s 組在整個大腦、感覺/運動和邊緣/皮質下功能模塊內的 SC-FC 耦合顯著降低。在 CSVD-s 組的這些模塊中,SC-FC 偶聯(lián)的 AUC 值也顯著降低,表明不同稀疏閾值之間顯著變化的一致性和魯棒性。此外,與 CSVD-m 組相比,CSVD-s 組的邊緣/皮質下模塊的 SC-FC 耦合也顯著降低,而 CSVD-m 組和對照組的 SC-FC 耦合沒有差異。
模型評價
核心結論:Syn-CTA對血管病變的診斷準確性達臨床可用水平,但夾層診斷存在挑戰(zhàn)。動脈粥樣硬化,狹窄部位(圖5A箭頭)和斑塊細節(jié)精準還原。主動脈瘤,瘤體擴張形態(tài)與附壁血栓(圖3B箭頭)清晰可見。主動脈夾層,真實CTA中內膜瓣(圖3C箭頭)在Syn-CTA中完整呈現(xiàn),而NCCT無法顯示。
組間功能網(wǎng)絡的節(jié)點效率中斷
在三組中,10 個大腦區(qū)域顯示出顯著改變的淋巴結效率(表 2)。簡而言之,與對照組相比,CSVD-s 患者表現(xiàn)出聽覺/運動和邊緣功能模塊內雙側杏仁核和頭腦回的淋巴結效率顯著降低,SC-FC 耦合下降,以及默認模式網(wǎng)絡 (DMN) 內雙側內側額上回 (SFGmed) 和右楔前葉的淋巴結效率增加,沒有 SC-FC 耦合變化。此外,與 CSVD-s 患者相比,CSVD-m 患者的雙側 SFGmed、右楔前葉、角回、頂下回和左眼眶額中回 (ORBmid) 的淋巴結效率顯著降低,涉及注意力和 DMN 模塊,沒有 SC-FC 耦合變化。同時,CSVD-m 患者的右角回和左 heschl 回的淋巴結效率也顯著降低。
1.研究設計
P:共納入了 54 名患有嚴重 CSVD 負荷(CSVD‐s;年齡:63.89 ± 6.12 歲;34 名男性)和 106 名患有輕度 CSVD 負荷(CSVD-m;年齡:61.58 ± 7.65 歲;58 名男性)的受試者。我們還將 79 名健康志愿者(年齡:60.48 歲±9.91 歲;35 名男性)納入了我們的研究,他們在性別、年齡和教育程度方面進行了匹配。
I:不同嚴重程度的CSVD負擔
C:79名年齡、性別、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
O:SC-FC耦合強度(全腦水平和五個功能模塊:聽覺/運動、視覺、注意、默認模式網(wǎng)絡、邊緣/皮質下系統(tǒng))功能網(wǎng)絡拓撲屬性(圖論指標)
S:橫斷面研究。
2.統(tǒng)計方法
柯爾莫哥洛夫-斯米爾諾夫 (K-S) 檢驗用于執(zhí)行正態(tài)性檢驗。然后,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(ANOVA)和 LSD(LSD)成對多重比較檢驗評估三組患者頭部運動、年齡、文化程度、認知測試成績的差異,并采用非參數(shù)卡方檢驗分析性別比、高血壓病史、糖尿病、 和高脂血癥。根據(jù)我們最近的研究結果和臨床經(jīng)驗,17 、 41 頭部運動、年齡、性別和教育程度是調查神經(jīng)影像學指標組間差異的潛在混雜因素。受試者雖然有高血壓病史,但在 MRI 檢查時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。由此引起的偏差對結果沒有顯著影響。采用協(xié)方差單因素分析(ANCOVA),將頭部運動、年齡、性別和教育程度作為協(xié)變量,檢驗三組 SC-FC 耦合和功能網(wǎng)絡拓撲指標的差異。一旦確定了任何網(wǎng)絡指標的顯著組間差異,我們使用 SPSS v24.0 軟件計算每組網(wǎng)絡指標與認知參數(shù)之間的偏相關系數(shù),并將頭部運動、年齡、性別和教育程度控制為協(xié)變量。所有分析均以 p < 0.05 的顯著性水平進行。
本研究通過多模態(tài)磁共振成像(結構與功能MRI)結合圖論分析方法,探究了不同負擔程度的腦小血管?。–SVD)患者大腦結構連接與功能連接耦合(SC-FC coupling)的變化及其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重度CSVD患者在全腦及特定功能模塊(如聽覺運動區(qū)和邊緣系統(tǒng))表現(xiàn)出顯著的SC-FC耦合減弱,且耦合強度與多項認知功能(如整體認知、處理速度、執(zhí)行功能)顯著相關。研究表明,SC-FC耦合可作為反映CSVD嚴重程度和認知損害的新型神經(jīng)影像標記物,為理解CSVD的病理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。
Zhang X, Liang C, Feng M, Xin H, Fu Y, Gao Y, Sui C, Wang N, Wang Y, Zhang N, Guo L, Wen H. Aberrant brain structural-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oupling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different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burdens. CNS Neurosci Ther. 2024 Sep;30(9):e70005. doi: 10.1111/cns.70005. PMID: 39228091; PMCID: PMC11371661.
上一篇:09.15-09.21臨床預測模型研究頂刊快報
下一篇:基于非造影計算機斷層掃描的自發(fā)性腦出血患者 90 天預后結果的機器學習模型的開發(fā)和驗證